張民杰教授

訊息狀態:最新消息     發文日期:2024-04-10     字級大小: 其他功能: 轉寄 友善列印 FB分享

張民杰 教授

簡介

最高學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學博士

現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學院教授

經歷:

  • 彰化市民生國小教師

  •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科員、股長、編審

  • 國立臺灣大學教育學程中心行政組長。

  • 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 東吳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兼教學資源中心教學評鑑研究組組長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副教授、教授

曾經兼職:

  •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兼任講師

  • 國立空中大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兼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評鑑發展研究中心行政服務組組長、師資培育與就業輔導處副處長、師資培育課程組組長、實習輔導組組長

  • 兼任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活動組組長、理事、監事

考試:民國77年教育行政職系高考優等及格

專長:師資培育、課程與教學、班級經營、教育心理學、教師專業發展

曾經兼職:

  • 100年度臺灣地方教育發展學會服務獎。

  • 110年獲大學任教滿20年優良教師。

  • 99、101、104及105學年度臺灣師範大學論文獎助。

  • 100、104、105、106學年度教學發展中心領航教師。

  • 101學年度臺灣師範大學教科書優良獎助。

  • 102、107學年度臺灣師範大學教學優良教師。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第29屆傑出校友。

  • 彰化縣立芬園國民中學傑出校友

著作

  • 論文期刊

    • 張民杰、賴光真(2022)。實務導向師資培育的意涵與啟示。中等教育,73(3),12-27。DOI: 10.6249/SE.202209_73(3).008

    • 張民杰(2021)。大學課堂小組學習角色安排之行動研。中正教育研究,20(2),79-120。

    • 張民杰(2020)。授課教師主導的觀察在師資培育班級經營課程之應用。臺灣教育研究,1(6),93-126。

    • 張民杰、賴光真(2020)。校長以公開授課進行教學領導之探討。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4),64-74。

    • 張民杰、賴光真(2019)。以TDO公開授課提升教師專業發展。師友月刊,616,5-16。

    • 張民杰(2019)。培養有特色、具創新素養的自主學習者—學生學習優質學校的經營策略與案例分享。教師天地,210,1-9。

    • 張民杰、賴光真(2019)。從教室內把門打開:授課教師主導的教學觀察(TDO)。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7),102-106。

    • 賴光真、張民杰(2019)。授課教師主導的教學觀察(TDO)與公開授課的分析比較。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6),73-80。

    • 張民杰(2019)。授課教師主導的公開授課。新北市教育,30,14-18。

    • 張民杰(2018)。運用問題導向學習設計與實施素養導向教學可行性之探究。課程研究期刊,13(2),43-58。doi: 10.3966/181653382018091302003

    • 張民杰(201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其指標及檢核重點權重體系建構之探究,教育研究月刊,293,36-52。doi: 10.3966/168063602018090293003。

  • 專書及專書論文

    • Chang, M.-C.(2022).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case-based learning: Situated cognition an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eory。In C. L. G. Quek and Q. Wang, (Eds.). Designing technology-mediated cas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 A global perspective(pp.49-68). Springer Nature, Singapore. https://doi.org/10.1007/978-981-19-5135-0_4

    • 張民杰、林昱丞(2022)。TDO的觀察焦點及十大主張。載於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主編:授課教師主導觀課的理論與實務 (頁31-54)。臺北市:五南。

    • 張民杰、曾勤樸(2022)。觀課倫理之探討。載於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主編:授課教師主導觀課的理論與實務 (頁81-93)。臺北市:五南。

    • 賴光真、張民杰、袁薏淳(2022)。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觀察工具設計與試作。載於張德銳、鄧美珠主編:另一雙善意的眼睛: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學觀察與回饋(頁23-44)。臺北市:高等教育。

    • 張民杰(2021)。班級經營:學說與案例應用(第四版)。臺北:高等教育。

    • 張民杰(2020)。第十五章案例教學。載於林佩璇主編:教學變革—理論、實踐與專業(頁169-180 )。臺北市:師大書苑。

    • 張民杰(2020)。大學生課堂上不文明行為之探究。載於吳俊憲、黃秀霜、陳慧萍主編:高教深耕的課程教學之實踐與創新(頁149-166)。臺北市:五南。

    • 張民杰(2019)。中等學校分科教材教法課程內容分析。載於黃政傑、吳俊憲、鄭章華主編:分科教材教法問題與展望(41-52)。臺北市:五南

  • 研討會論文

    • 張民杰、賴光真、袁薏淳(2022年)。師資培育課程高槓桿實務之探究(論文發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22教育變革下的府際關係與教育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臺灣。

    • 張民杰、賴光真(2022年5月13日)。素養導向下師資培育課程的設計與實施(論文發表)。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舉辦2022自發、互動與共好素養導向教學實踐線上國際研討會,臺北市,臺灣。

  • 技術報告及其他等

    • 張民杰(2020)。班級經營翻轉教學數位影音案例製作與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108學年度第2學期「補助教學精進創新與專業社群」成果報告。計畫編號:T10905180049。

    • 賴光真、張民杰主編(2020)。教師協作:教學輔導案例輯(二)。臺北市:五南。

    • 張民杰、賴光真(2019)。幸福的公開課—TDO介紹。臺中市教師產業工會九月份會訊,臺中市。

    • 賴光真、賴文堅、葉坤靈、張民杰(譯)(2019)。透明的教師:以同儕蒐集課堂資料精進教學(原作者:T. E. Kaufman, E. D. Grimm)。臺北市:五南。

    • 陳慧娟、張民杰、李宜玫、林志哲編著(2019)。教育心理學。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 執行計畫

    • 張民杰(2023)。教育部112年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專業人才培訓認證計畫。(計畫主持人)

    • 張民杰(2022)。教育部111年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專業人才培訓認證計畫。(計畫主持人)

    • 張民杰(2021)。教育部110年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專業人才培訓認證計畫。(計畫主持人)

    • 張民杰(2020)。教育部109年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專業人才培訓認證計畫。(計畫主持人)

    • 張民杰(2020)。班級經營翻轉教學數位教材影音案例製作與學習成效之研究。108學年度第二學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補助教師教學精進創新與專業社群計畫」 (計畫主持人)

    • 張民杰(2019)。教育部108年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初進階專業回饋人才與教學輔導教師三類專業人才培訓認證計畫。(計畫主持人)

    • 張民杰(2019)。同儕教學觀察與案例教學在班級經營課程應用之研究。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計畫,計畫編號:108F014413。(計畫主持人)

    • 張民杰(2018)。教育部107年教師發展專業回饋與教學輔導教師人才培訓計畫。(計畫主持人)

  • 學術服務

    • 教學實踐與創新期刊編輯委員(2018年1月迄今)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 教育研究與實踐學刊編輯委員(2020年4月1日迄今) 台北市立大學

    • 教育研究與發期刊編輯委員(2021年1月1日到2022年12月31日)國家教育研究院

    • 新北市政府教育審議委員會委員(2019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

    • 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編輯委員(2019年至2011年)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